乙氰菊酯(63935-38-6)
- 价格: ¥66/千克
- 发布日期: 2019-11-13
- 更新日期: 2025-09-14
产品详请
产地 |
湖北
|
品牌 |
国产
|
用途 |
工业大生产
|
英文名称 |
CYCLOPROTHRIN
|
包装规格 |
25千克/桶
|
CAS编号 |
63935-38-6
|
别名 |
(R,S)-α-氰基-3-苯氧基苄基(R,S)-2,2-二氯-1-(4-乙氧基苯基)环*丙烷羧酸酯;杀螟菊酯;乙氰菊酯;(RS)-Α-氰基-3-苯氧苄基-(RS)-2,2-二氯-1(4-乙氧基苯基)环*丙烷羧酸;赛乐收;(R,S)-Α-氰基-3-苯氧苄基(RS)-2,2-二氯-1-(4-乙氧基苯基)环*丙烷羧酸酯;稻虫菊酯;杀螟菊酯,乙氰菊酯
|
纯度 |
99%
|
分子式 |
乙氰菊酯
|
乙氰菊酯
中文名:乙氰菊酯
CAS:63935-38-6
中文别名:(R,S)-α-氰基-3-苯氧基苄基(R,S)-2,2-二氯-1-(4-乙氧基苯基)环*丙烷羧酸酯;杀螟菊酯;乙氰菊酯;(RS)-Α-氰基-3-苯氧苄基-(RS)-2,2-二氯-1(4-乙氧基苯基)环*丙烷羧酸;赛乐收;(R,S)-Α-氰基-3-苯氧苄基(RS)-2,2-二氯-1-(4-乙氧基苯基)环*丙烷羧酸酯;稻虫菊酯;杀螟菊酯,乙氰菊酯
英文名:CYCLOPROTHRIN
性质:熔点;<25℃ 储存条件; 0-6℃
用途: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乙氰菊酯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拟除虫菊酯杀虫剂,对鱼类等水生生物低毒,1977年由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(CSIRO)的霍兰(G.Holan)等首先研制成功,由日本化药公司(NipponKayakuCo.,Ltd.)等开发投入生产。商品名称为赛乐收、杀螟菊酯、稻虫菊酯、Cyclosal、Phencyclate等。原药为无色至暗黄色油状粘稠液体,沸点140~145℃/0.13帕、180~184℃/1.3帕,密度d251.256,20℃时蒸气压为2.13×10-6帕,对光稳定,弱酸性介质中较稳定,碱性介质中不稳定易分解。常温下密闭贮存较稳定。几乎不溶于水,微溶于脂肪烃,易溶于丙酮、芳烃等大多数有机溶剂。对高等动物低毒,原药对大鼠、小鼠急性经口LD50均大于5000毫克/千克,对大鼠急性经皮LD50大于2000毫克/千克,对眼和皮肤无刺激作用。在试验剂量内对试验动物未发现致畸、致突变和致癌作用。对大鼠慢性经口无作用剂量大于1.13毫克/(千克·天)(雄)、1.40毫克/(千克·天)(雌)。对蜜蜂、家蚕有毒,对鱼类等水生生物和鸟类低毒,可用于水田。杀虫活性较高,乙氰菊酯属神经毒剂,主要起触杀作用,还具有忌避、拒食和拒产卵作用,几乎无胃毒作用,无内吸传导作用。速效,残效期较长,药效与温度呈负相关。杀虫谱较广,对鳞翅目、鞘翅目、半翅目、缨翅目等多种害虫有效,除主要用于水稻害虫的防治外,还可用于其他旱地作物、蔬菜和果树等害虫的防治,具有驱避和拒食作用,对植物安全。晓楠编辑整理毒性按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,乙氰菊酯属低毒杀虫剂。雄、雌大鼠急性经口、急性经皮LD50均>5000mg/kg体重。大鼠急性吸入LC50>1500mg/m3。原药对皮肤和眼睛无刺激作用。在试验剂量内对试验动物无致畸、致突变、致癌作用。对鱼类、家蚕高毒,对鸟类低毒。使用方法乙氰菊酯被加工成乳油、可湿性粉剂、粉剂、颗粒剂等剂型使用,主要用于水稻、蔬菜、果树、荼树等作物,防治稻水象甲、稻象甲、螟虫、黑尾叶蝉、菜青虫、斜纹夜蛾、蚜虫、大豆食心虫、茶小卷叶蛾、茶黄蓟马、果树食心虫、柑桔潜叶蛾、桃小食心虫、棉铃虫等。防治稻水象甲可用乳油,施于水面能较快地分散。日本化药公司开发的新型乙氰菊酯颗粒剂(商品名:赛乐收)最.*大残留限量为0.1mg/kg(日本)。最.*大量清水冲洗,必要时请医生诊治。化学性质;外观为透明黏稠液体。b.p.140~145℃/0.1333Pa、180~184℃/1.33Pa,相对密度1.256(25℃),折射率n25D1.5787,蒸气压2.13×10-6Pa。25℃时在丙酮、氯仿、苯、甲苯、乙醚、乙酸乙酯中溶解度>2000g/L,甲醇为476g/L,乙醇为101g/L,己烷为26g/L;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.091mg/L。对光、酸、热稳定,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。用途;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,具有触杀活性,无胃毒作用,能抑制产卵。用于防治斜纹夜蛾、二化螟、稻象甲、黑尾叶蝉、小菜蛾、桃蚜、稻根象等多种害虫。如防治甘蓝、白菜上的菜青虫、小菜蛾、蚜虫等,使用100~250mg/L喷雾;如用于水稻,施药量1.5~2g/100m2。用途;新型杀虫剂,可防治水稻螟虫、叶蝉、象鼻虫及果树蚜虫等,并可防治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已产生抗药性的害虫。
产品类别:杀虫剂
高效氯氟氰菊酯·啶虫脒WDG
中文名:高效氯氟氰菊酯·啶虫脒WDG
CAS:
中文别名:高效氯氟氰菊酯·啶虫脒WDG
英文名:高效氯氟氰菊酯·啶虫脒WDG
性质:高效氯氟氰菊酯·啶虫脒WDG的化学性质请参考摩贝百科相关介绍
用途:拟除虫菊脂杀虫剂?
产品类别:杀虫剂
除虫菊素
中文名:除虫菊素
CAS:121-29-9
中文别名:除虫菊素;除虫菊素II;除蟲菊酯;天然除虫菊酯;除虫菊花渣粉;50%除虫菊素;甲醇中除虫菊素
英文名:PYRETHRIN 2
性质:比旋光度;D19 +14.7° (isooctane-ether) 沸点;bp0.007 192-193° 折射率;nD20 1.5355
用途:天然除虫菊提取物除虫菊素为天然除虫菊提取物,具有杀虫药用价值,内含除虫菊酯Ⅰ、除虫菊酯Ⅱ、瓜菊酯和茉莉菊酯。除虫菊素的杀虫谱广,有较高的胃毒作用,对咀嚼式口器害虫有特效;又有强烈的触杀作用,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;且击倒快,对哺乳动物安全,易降解,不污染环境。40年代中期,化学合成农药如有机氯、有机磷和氨基酸甲酯类杀虫剂尚未问世前,除虫菊制剂就被广泛地用于防治农业害虫,并取得了良好效果。从1947年起,人工首*次合成拟除虫菊酯获得成功,目前已经人工合成的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有:烯丙菊酯(1947年)、胺菊酯(1963年),苄呋菊酯(1965年)、苯醚菊酯(1968年)、苄氯菊酯(1972年)、氯氰菊酯(1973年)、溴氰菊酯(1973年)以及非三碳环的杀灭菊酯等,其药效、光稳定性超过天然除虫菊酯及有机磷、有机氯、氨基甲酸三类常用合成杀虫剂。近年来,合成产物逐步代替了天然物,不仅用于室内灭虫,也用于农业害虫的防治。
使用方法1.蚜虫的防治:用5%除虫菊素乳油1000~1500倍液,于晴天傍晚或阴天施药,叶片正背面及茎杆均匀施药。种群数量大时,可连续施药2次或以上,每次间隔5~7天。2.菜青虫的防治:用5%乳油1000~1500倍液,于害虫三龄以前用药,白菜和甘蓝要在包心以前用药。应在清晨露水蒸发之后均匀喷雾。3.白粉虱、烟粉虱的防治:于白粉虱发生初期进行防治,在上午9点之前,白粉虱飞翔能力较弱的时候进行防治,将药剂稀释000~1500倍。茎叶均匀喷雾,重点喷洒叶背白粉虱聚集处,连续施药2~3次,每次间隔5~7天。4.潜叶蝇的防治:用5%乳油1000~1500倍液,于潜叶蝇发生初期,进行茎叶喷雾,施药时需均匀周到,连续施药3次或以上,每次间隔5~7天。5.棉铃虫、烟青虫的防治:用5%除虫菊素乳油1000~1500倍液,在辣椒、番茄等苗期于清晨露水蒸发后进行茎叶喷雾;花期施药,于上午9点左右施药,重点喷洒花部;果实膨大期或采摘期施药,于清晨天将亮时或者傍晚7点以后,进行喷雾防治,重点喷洒果部,使果实完全着药。6.豆荚螟的防治:用5%乳油1000~1500倍液,菜豆、豇豆等豆科植物苗期可于清晨露水刚蒸发后,约上午9点左右,或傍晚5点以后进行茎叶喷雾;花期虫害,在上午9点到10点花盛开时,进行喷雾防治,重点对花进行喷洒。结荚期施药,若条件允许情况下,可于太阳落山后,大约晚上7点左右,进行喷雾,施药时需细致周到,重点针对豆荚施药。毒性中毒症状:除虫菊素属神经毒剂,接触部位皮肤感到刺痛,尤其在口、鼻周围但无红斑。很少引起全身性中毒。接触量大时会引起头痛、头昏、恶心、呕吐、双手颤抖,全身抽搐或惊厥、昏迷、休克。急救治疗:无特殊解毒剂,可对症治疗。大量吞服时可洗胃。不能催吐。注意事项⑴除虫菊素见光易分解,喷洒时间最*好选在傍晚进行。⑵除虫菊素不能与石硫合剂、波尔多液、松脂合剂等碱性农药混用。⑶商品制剂需在密闭容器中保存,避免高温、潮湿和阳光直射。⑷除虫菊是强力触杀性药剂,施药时药剂一定要接触虫体才有效,否则效果不好。用途;可用于生产气雾杀虫剂、蚊香、动物香波及绿色农药等
产品类别:杀虫剂
库存清仓:
氟胺氰菊酯 CAS:102851-06-9
4-甲氧甲基苄基菊酸酯 CAS:34388-29-9
氯菊酯 CAS:52645-53-1
右旋苯醚菊酯 CAS:26046-85-5
炔咪菊酯 CAS:72963-72-5
醚菊酯 CAS:80844-07-1
苄蚨菊酯 CAS:10453-86-8
杀虫菊酯 CAS:51630-33-2
4-甲氧甲基苄基菊酸酯 CAS:34388-29-9